软土路基处理作业指导书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07-06查看:5227次【小中大】
新建铁路昆河线玉溪至蒙自段第一标段工程的软土路基处理分布于整个标段,分布于滨水大道路基、匝道路基、地道路基。
根据初步设计施工图,滨水大道及匝道的软基处理部分采用袋装砂井的处理方式,袋装砂井设计为φ7cm,梅花型布置桩体,桩间距为1米。滨水中桥桥头引道、桥头引道相顺接的路基、滨水大道地道、地道过度段均设置水泥搅拌桩,根据受力部位的不同,水泥搅拌桩的间距也各不相同,机动车道水泥搅拌桩为1.25m~1.35m,人行道水泥搅拌桩间距为1.8m。桩底入持力层0.5m。
二、软土路基施工工艺及施工流程
1.袋装砂井桩的施工工艺、流程
1)袋装砂井桩的施工工艺
滨水大道道路路基范围内施工前疏干地表水,清除基底范围内的草皮、树根等杂物。按路基宽度平整场地,开挖纵横向排水沟,沟底纵坡按不少于0.5%铺砌。先铺填砂垫层,砂垫层采用中砂,中砂铺填时按中间高、两边低的原则,横坡设置为1%。砂垫层按设计要求分二次填筑,第一次铺填20cm厚,施工完袋装砂井后,再铺填上层砂。施工前做好固结排水的各项准备工作。
砂井采用振动法施工,导管应垂直,钢管套不得弯曲,移机钢管中心与桩中心重合,启动振动锤,直到钢管套沉入地基中,对照设计资料与沉入深度,相符合,即可进行灌沙袋施工。袋装砂井为一次成桩,在桩机停留设计标高位置时,通过灌袋孔灌入袋装砂,当灌到为时,提升桩机的钢管套确保袋装砂井提升时,周围松土得到更好的挤压和密实。袋装砂井边挤压、钢套管边提升,直到袋装砂井施工至底层砂面,封闭桩口(袋口)并捆扎紧实,用适量的砂作浅埋处理,以防机械操作时破坏桩体。
2)袋装砂井施工工艺流程
原地面整平、清理表土 |
底层砂的铺设 |
|
施作纵横向排水沟 |
袋装砂井桩位的测设 |
桩基移位、准备 |
打入套管 |
沉入沙袋 |
拔出套管 |
机具移位 |
埋沙袋头 |
铺设上层砂垫层 |
路基堆载预压 |
2.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及流程
1)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
施工前先量控钻杆长度,并标上显著标志,以便掌握钻杆钻入深度,复搅深度,施工机械采用单搅拌轴叶片喷浆方式,配备灰浆搅拌机、集料斗、灰浆泵、挖制柜及计量装置。
施工时将深层搅拌机用钢丝绳挂在起重机上,对准桩位,接通电源,用输浆胶管将储料罐、砂浆泵同深层搅拌机连通,开通电机,待搅拌头转速正常后,借助深层搅拌机的自重,以0.38~0.75m/min的速度边旋转边切土边下沉,直至加固深度,然后将深层搅拌机略为提升,开动灰浆泵将水泥浆压入软土层中,并以0.3~0.5m/min的速度匀速提升,边喷浆,边搅拌,使水泥浆与土体充分搅拌,直至地面,完成一次搅拌加固过程。用同样的方式再将深层搅拌机重复下沉和重复喷浆提升,即完成一根桩的施工。
2)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流程
整平原地面、清理表面 |
桩位测设 |
|
|
|
喷浆搅拌上升 |
|
施工完成 |
喷浆搅拌上升 |
重复 |
下沉搅拌 |
重复 |
三、软土路基施工人员、机械、材料的鉴定
1.软土路基施工人员鉴定指标
序号 |
人员岗位 |
人员职责 |
人数 |
1 |
机长 |
①负责本机人员材料及机械的组织水果 ②负责对照地质资料和桩长的统一,并负责上报专检 ③持证上岗,具备特殊工种操作证 |
1 |
2 |
副机长 |
①负责该机的正常施工组织 ②对机械性能检测负责 |
1 |
3 |
机员 |
①负责正常的施工程序 ②负责本机水电的正常供应 |
5 |
4 |
勤杂工 |
①负责材料运输 ②负责浆液正常供应,浆液的拌和 |
4 |
2.软土路基机械鉴定指标
序号 |
机械名称 |
机械性能指标 |
袋装砂井机 |
||
1 |
振动锤 |
①振动力30~70Kn ②起吊速度1~1.5m/min ③≧12kw |
2 |
走行电机 |
①≧5kw |
深层搅拌机 |
||
1 |
SJB-1深层搅拌机 |
①搅拌轴转速46r/min ②电机功率≧60kw |
2 |
起吊系统 |
①最小起吊高度﹥14m ②提升力﹥100kw ③提升速度0.2~1m/min |
3
|
固化剂制备系统 |
①灰浆搅拌机容量≧400L ②灰浆泵输送量3m3/h ③灰浆泵工作压力1.47Mpa ④集料斗量0.4m3
|
3.软土路基材料的鉴定
序号 |
材 料 名 称 |
材 料 性 能 |
袋 装 砂 井 |
||
1 |
砂 |
①采用渗水率较高的中、粗砂②粒径大于0.5mm占总重的50%以上③含泥量≤3%④渗透系数≥5×10﹣3cm/s |
2 |
袋 |
①聚丙烯袋②抗拉强度大于沙袋自重③渗透系数≥5×10﹣3cm/s |
水 泥 搅 拌 桩 |
||
1 |
水泥及外加剂 |
①强度32.5普通水泥②木质素黄酸钙减水剂掺入量占水泥0.2~0.25③硫酸钠掺入量为水泥1%④石膏掺入量为水泥2% |
四、软土路基施工的检验及监控标准
1)袋装砂井、水泥搅拌桩检验检测标准分别如下表
序号 |
检验项目 |
单位 |
标 准 |
允 许 偏 差 |
检查方法及频率 |
1 |
井 距 |
cm |
符合设计规范 |
±15 |
抽 查2% |
2 |
井 长 |
cm |
符合设计规定 |
不小于设计 |
查验记录 |
3 |
井 径 |
mm |
符合设计规定 |
﹢10、﹣0 |
挖 验2% |
4 |
竖直度 |
% |
|
1.5 |
查验施工记录 |
5 |
灌砂率 |
% |
符合设计规定 |
﹢5 |
查施工记录 |
序号 |
检 验 项 目 |
单 位 |
允 许 偏 差 |
检查方法及频率 |
1 |
桩距 |
cm |
±10 |
抽查2% |
2 |
桩径 |
mm |
不小于设计 |
抽查2% |
3 |
桩长 |
cm |
不小于设计 |
查验施工记录 |
4 |
竖直度 |
% |
1.5 |
查验施工记录 |
5 |
单柱喷浆量 |
% |
不小于设计 |
查验施工记录 |
6 |
强度 |
Mpa |
不小于设计 |
抽查5% |
7 |
抽芯 |
段 |
连续 |
桩体三等分段各取一个 |
8 |
强度 |
个 |
大于设计强度 |
每根桩3个试件 |
2)软土路基填筑的监控
软土路基施工完成后,软基要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固结,本标段软土路基采用堆载预压的方式加快固结速度,当堆载预压后填筑路基时路基中心垂直沉降≤1.0cm/昼夜,路基坡脚水平位移≤0.5cm/昼夜时进行路基填筑,每层填完后进行观测。
软土路基的沉降过程完成(即主固结沉降完成)后,才可施作路面底基层。整个沉降过程加强施工监控,绘制路基沉降曲线图,分析软土固结规律,确保路基施工质量。
五、软土路基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质量保证管理体系
建立以项目经理部对工程质量总负责,各职能部门分负质量职责,责任落实到人,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框图如下:
项目经理 |
生产副经理 |
|
项目总工 |
|
路基水平位移观测组 |
袋装砂井施工组 |
路基填筑施工组 |
勤
杂
组 |
工程部 |
|
物机部 |
|
质安部 |
水泥搅拌桩施工组 |
2、安全技术措施
1)工程技术部门向施工人员详细交底的地质情况和地下水情况,提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急处理措施,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备有充足的应急处理材料、机械。
2)在施工现场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危险区、主要通道口布设足够数量的警示牌、防护栏杆、标牌等,夜间设红灯警示,保证施工安全。
3)详细编制各工种作业技术标准和安全操作细则。杜绝违章行为,消除事故隐患,切实保障施工安全和重要设备不受损坏。
4)严格技术管理,在技术交底的同时,进行安全措施交底。坚持工序技术交底制,并在施工中督促检查,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5)施工机械在投入使用前按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试运行和验收,确认能安全运行的方可投入使用,使用期间悬挂“安全操作规程牌”,由专人持操作证使用,并定期维修。
6)加强路基填筑的沉降观测及方向位移观测,确保填土路基的质量,观测的频率与观测结果符合规范要求。及时绘制沉降观测的曲线,掌握路基沉降与时间关系。以便针对工期合理安排各工序的施工。
3、安全用电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要有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应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的要求进行设计、验收和检查。临时用电要有安全技术交底及验收表,要有变更记录,健全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档案。
2)临时用电应落实三项技术措施:第一、防止误触带电体的措施;第二、防止漏电措施;第三、实行安全电压措施。
3)严格用电管理,现场临时电线路按规范要求布设,必须由持证的专职电工上岗操作,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各类电器设备均安设安全保险装置,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保护。
4)闸刀、开关等应设防雨保护,防止漏电。
六、环保措施
1、水土保护措施
1)弃淤泥的土场坡脚采用挡墙防护,坡面喷播植草。
2)清理和疏通施工区域内原有的排水系统,保证施工路段两侧排水畅通。
3)暴雨前,做好防排水工作。
4)钻孔桩施工时,泥浆采用集中沉淀、封闭泥罐车运弃。
5)施工结束时,及时对施工占用的场地恢复、平整。
2、振动与噪音控制措施
1)工程施工产生的噪音是不可避免的,但并不是不可防治的,我项目部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条例》等法规。
2)所有的大型机械均按要求采取隔音或消声处理,将施工中产生的振动与噪音减小到最小的程度,以利于地方居民的工作和休息。
3)尽量选择机械性能好、振动与噪音小的施工机械,同时设棚布及其它声源屏障,降低振动与噪音污染。
4)发电机、空气压缩机等噪音、振动源设备远离民居设置,在使用过程中,严格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并将噪音源作单独隔离围蔽。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使用网络电力。
5)严格执行广州市夜间施工规定,尽量减少夜间施工,如为赶进度或其他原因需要安排夜间施工的,必须先到城建大队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后方可进行,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噪音,夜间严禁使用高噪音、振动大的设备。
3、空气污染控制措施
1)施工中建筑垃圾、弃碴及时运走,禁止长时间堆积。
2)运输车辆进出前先冲洗干净,减少车轮、底盘携带泥土散落在路面,给当地行人及过路车辆造成麻烦。
3)施工过程中,严禁将废弃的建筑材料作为燃料燃烧,工地食堂使用液化气等清洁燃料,不得使用燃油炊具,以保持当地空气洁净。
4)及时对运输路段进行洒水,减少运输过程中尘土飞扬。
5)对易于引起灰尘的细料或松散料应予遮盖或适当洒水润湿。运输时应用帆布覆盖或散装物料车。
6)尽量使用电动机械或电动工具,少用内燃机械。
7)施工内燃机械须遵守国家要求进行年审,废气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不允许使用超标车辆,以最大限度减少废气排放。
8)合理配置施工机械,避免施工机械过于集中而造成局部的环境污染严重。
4、水质污染控制措施
1)在工地设置污水沉淀池,生活污水、生产污水经沉淀处理后集中排放到附近市政污水管网,严禁将含有污染物质或可见悬浮物的水直接排入市政管网。
2)施工场地设临时排水沟,将排污系统处理图纸上报工程师,同时征得环保部门的同意,严禁施工污水污染环境。
3)施工期间,施工物料如沥青、水泥、油料、化学品等应堆放管理严格,防止物料随雨水流入下水管道,造成污染。
4)对生活垃圾、施工垃圾、维修垃圾要进行分类回收,及时集中处理。
- 上一篇文章:喷混植生作业指导书
- 下一篇文章:喷播植草施工作业指导书